Tuesday, May 29, 2007
Monday, May 28, 2007
狗與台灣首富
"郭XX今天跟XXX傳出戀情!!!"
"郭XX今天跟前妻打官司!!"(是嗎?)
"郭XX的官司出現新進展!!"(新劇情?)
"郭XX今天跟林志玲跳舞!!"(又一個新戀情?)"
"郭XX女兒出嫁,世紀豪華婚禮!!""
"股市下跌 郭董事長近來的負面新聞是主因?"
"老師下跪,郭董願意出錢建流浪狗之家"
"不滿沒誠意 老師與郭XX槓上"
(以上新聞標題有些並不怎麼正確,不過沒什麼差別,因為都是垃圾新聞)
除了垃圾還是垃圾,那個自以為愛狗的老師更垃圾
哇靠,別人可是好心想出點錢幫你耶,不合你的意還可以鬧脾氣喔
真不知道當初跪著求人,是否真的是有求於人?
還是只是想表達"你看看!台灣首富那麼沒有良心,人家都跪了還不幫,守財奴一個!"
沒想到人家答應了,得了便宜還賣乖。想要完全都不撲殺流浪狗?得了吧
不知道她有沒有想過流浪狗多起來會怎麼樣?有人被咬了她要負責嗎?
對於公眾利益來說,把流浪狗拿去安樂死是比較好的作法。(別的動物可沒有"安樂死"的待遇,是直接死)(當然還要加上結紮之類的措施)
流浪狗變多了只會有壞處沒有好處,道理是跟蚊子一樣的。
只是有些人說什麼那些被殺的狗好可憐阿,什麼有的沒的。
為什麼當我們殺了雞鴨豬之類的動物拿去吃,人們反而不會覺得不舒服?
為什麼當我們拿電蚊拍把蚊子電到炸開的時候我們不會覺得噁心?
人們一樣看不到雞和狗被殺的過程,殺了牠門一樣有好處,不殺他們一樣只是浪費食物。
(其中雞的宰殺過程還比較噁)
但為什麼還是有人想讓那些流浪狗活著(而且用的是別人的錢)?
難道只是為了人類在餵食其他動物時產生的一種虛假的母愛/父愛?
與對孩子的愛不同在於,成人比較容易控制寵物的行為(相較於小孩)
這也就是人們養寵物的一種怪癖,一種滿足內心空洞的方法。
然而,我們真的有必要花錢在這種事上嗎?
新聞連結:郭台銘改口同意安樂死? 愛狗賈老師怒提謝絕郭董幫忙
Labels:
Diary
Monday, May 14, 2007
九份一遊
我向來對旅遊所到的地方沒什麼興趣,有趣的地方來自於旅途中能碰到一些窩在家裡發生不了的事。
集合的地點在松山車站,因為不知道坐車需要多久的時間,所以決定那天早上早兩個小時出門,但當天起床時已經晚了半小時了,急急忙忙之下,穿了一件T-short、背了一個沒裝什麼東西的包包就出門了。(後來自食惡果)
到了車站,正擔心著公車會會不會很久才到的時候,車子就來了。不過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公車開了10分鍾就到了,看一看時間,嗯!非常好,早了一個小時。
看來我有得等了
同學陸陸續續到達之後,大伙都上了機車(我坐後座),啟程後的第一個感覺是,我一定要看看他開的時速多少!感覺他是用70在開的。事實上他並沒有開的很快,是因為我很少騎機車,很少在行進間離地上那麼近,又因為我都是在做公車,所以相對來說比較沒有安全感。久了就習慣了,不過還是得要小心,在台灣騎機車的死亡率可是很高的。
大家到基隆跟另外一團人會合的期間下起了小雨,不過大家討論過後還是決定要繼續,所以就一路上淋著小雨,穿過大大小小的街道,經過無數的紅綠燈,像從牢籠解放出來的鳥兒,自由自在的飛翔。
飛著飛著,飛到了九份,這時候雨下的更大了,不過一行人還是去吃了那邊的小吃,逛了逛具有台灣特色的街道。那時我才發現,我前幾次來其實都沒有真正看過九份,九份像是一個幻想出來的地方,它有著錯綜複雜的商店街,途中的道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走到一條街還連結到其他的街,進了一家店還買了吃的還可以在店裡的迷宮鑽來鑽去,鑽到一座觀景台,簡直像冒險類的角色扮演遊戲一樣,但幾小時就破關了,這遊戲真沒什麼耐玩度。
鳥兒停下來,看了看風景,吃了吃蟲子,便繼續他的旅程。我們要回家了
整個旅途中很多人用驚奇的表情問我"你這樣不會冷嗎?",我都搖搖頭,但我在回家的時候才感覺到冷,何況還有雨水和風的加持,一整個都在發抖。
後來躲到蔡宗霖的後面用他的身體檔檔風的時候無意間發現,機車後座可以有很奇特的體驗,當你前方的視線被擋住一大部分時,就只能看到快速從旁邊略過而被線條化的影像,又當你故意稍微閉上眼並且用整個身體感覺整個機車的速度時,就好像變成了羽毛輕飄飄的浮在空氣中,快速向充滿各種顏色線條的隧道前進。
That's the story All about. We must put an end to this chapter, and go forword untill game over.
微雨的異域,我在落葉紛飛的樹林中漫步,淋溼了衣服和全身的我豪不在意,眼神堅定著望向遠方,繼續我未知的旅程。
Thursday, May 10, 2007
網摘 - 不會排隊
這次看看蔡志浩寫的不會排隊
-------
這反映了台灣人自我中心的價值觀。人們在意的不是「怎樣才對『大家』公平」,而是「怎樣才能讓『自己』花最少的時間等待」。不幸的是,基於這種價值觀演化出的排隊模式,不僅不公平,也不能縮短自己的等待時間。
同樣的情境,在美國......
-------
我可以證實他在文中寫到有關美國人排隊的習慣。那次我和家人到美國的商店去買吃的,但因為看不怎麼懂上面寫的是什麼,在櫃檯前討論了一陣子,後來發現後面有人在等,我那龜毛的哥哥就自己跑到那群人的後面想讓他們先點,然後其中一個坐在輪椅上的人說話了"Hey, You came first !"。
如果在台灣會是什麼情形?
Labels:
Link
網摘 - 關於文章重製授權
今天跑去Taiwan 2.0 - 蔡志浩的網誌去回顧了一下,發現了一個不錯的文章關於文章重製授權
-------
全文轉載或轉寄為什麼不好?除了侵權以外,最大的壞處就是切斷了作者與讀者的連繫管道。我看過太多文章被一轉再轉,最後大家讀到文章時還是很感動,但已經不知道作者是誰或是找不到作者的連絡方式了。這是剝奪了讀者和作者分享感動.......
-------
我認為他的想法與觀念都非常正確,在批評當今台灣的教育和政治中抱持著相似的看法,唯一不同的是,他是樂觀,我是悲觀。
Labels:
Link
Sunday, May 06, 2007
Letters from Iwo Jima
我在家裡看了Letters from Iwo Jima (來自硫磺島的信)
是以日本人的角度去看在硫磺島的戰爭,以日文發音,但字幕是英文。
看到一半,忽然覺得我似乎什麼都搞不懂,我聽不懂日文,也看不懂英文,看完
影片後去看電視甚至連台語都聽不懂了。
噢,不要在跟我說什麼其他語言了,我討厭語言的隔閡。
我看公視的一個有關中國大陸在經濟發展下種種問題的節目,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現今中國許多嚴重的問題都來自於那邊的政治制度,宗教不自由(雖然我討厭宗教)、社會不安定、人民土地財產沒保障、更缺乏獨立做主的司法機關。我深深的認為如此發展下去,中國的進步會與相對落後於其他國家的政治制度產生衝突,在將來必定要解決,如此中國才能成為現代化國家(然後吃掉台灣?)。
然而,在這部將焦點放在中國社會問題的影片中我看到了其他的東西。
他們的語言究竟有沒有統ㄧ阿?影片鏡頭從西藏轉到北京轉到上海轉到不知名的鄉下,其中各種地方的人說的各種方言雖然有其相似程度,但是如果你把我們平常說的國語跟台語區分成兩種語言的話,那麼我在影片中看到的就是許多許多不一樣的語言,他們如何聽懂對方的話?如何跟其他人溝通?這會是中國進步的絆腳石。
我認為,在全球人類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時,必須要突破語言的障礙,彼此才能更加緊密的合作。
For a better life, we toast.
Labels:
For the greater good
Tuesday, May 01, 2007
Action
我認為,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有誘因
就是追求最大利益
而不一樣的人在相同的環境會做不同決定的原因是思考歷程或價值觀的不同
一個人的思考歷程和價值觀由他生長的環境和基因決定
當一個人在思考怎麼對一個外在變化作出反應時,會瞬間在大腦中讀取相關資料,並依照其意識或潛意識中的價值觀的運算式做計算,得到結果後依照其結論大略形成因果關係(如果如何做,可能會如何等等),最後依照其最大利益,做出適當的反應。
有個以前發生的事可以驗證一下
傳說中,一個叫做西松的高中,有個人曾經在那唸過三年並不是怎麼爽的高中
就是我
我對班上值日生的公平性並不是怎麼滿意,常常換我到廚餘的時候,廚餘桶已經是堆積了5天以上了,桶中的蛆到處爬、臭味四溢,加上本人身型瘦弱沒什麼力氣(廚餘很重,本來天天倒應該不會很重),把那桶廚餘倒掉時怒氣已經破表了。經過幾天仔細的觀察發現,總是因為有些人因為種種理由中午"有事",所以都"沒時間"倒(卻有時間打屁聊天),因此決定不想繼續當姑息主義者,每次只要前一天有人沒倒我就會跟很無奈的衛生股長說"為什麼前面的人可以不倒?他不倒我也不倒!",很奇怪的是從此以後我就很少很少倒過了,因為就是有人喜歡當爛好人,每次都看他很辛苦的提著廚餘桶跑來跑去。
對此非常看不慣的我有一次跑去跟那個爛好人遊說了一陣,將其中的利害關係通通說了一遍
"你阿,這個爛好人,你這是在做啥?免費清潔工阿?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養大那些白目不做事的人的胃口?"
"可是.....總要有人倒吧....?"
"對,總是有人要倒,但那個人不會是你,而是那些白目,你只要學我跟衛生說既然前面的不倒我也不倒就好啦!,衛生股長會去找誰?誰先不倒就找誰!這樣你不是輕鬆多了嗎?中午午休可以睡到翻了!對不對?"
經過了那個人腦中的運算,他照著我說的做了,我也知道我成功的改變了他腦中的思考歷程。
關鍵是上面標為粗體的字
Labels:
For the greater good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