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8, 2007
人類基本思維
我認為
人類基本的思維建立在自身的利益上
人類大部分行為維繫著利益
以利益為最終目的
(在此定義"利益"的範圍很廣,例如純粹試著讓自己感到快樂也是一種追求利益的表現)
如果你試過檢視自己的行為
你可能會發現這種思維所帶來的影響(雖然說很難)
近幾年來空閑的思索和知識的吸收對此理論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決定要寫一些出來,順便使我能清理一下原本不怎麼整齊的思緒
建立在此思維之下
看似人人都會是那種傳統教育所塑造出來那種自私自利損人損己的類型
但其實如果大家都能夠追求自己的"最終利益",最後做出來的事反而會趨向大家的共同利益
(上面是看起來很討厭的敘述句,下面舉個例子,以免你看了厭煩關了瀏覽器了事)
某某班上的五個同學很要好,中午下課的時候偶爾會各自到外面去買飲料喝
有一天A同學出去買的時候覺得異常的累,想著如果有人可以幫他買就好了,因此便扥了B去幫他買,而B跟則他說如果下一次他累的時候也希望他能幫他買。
因此他想出了一個好方法,他找來其他的人,問他們願不願意以後都只要一個人輪流去買就好了,其他人就不用重複走同樣的路去買。
看到了嗎?最初的想法是自身的利益,但最後因為大家也追求自己的利益(總不會有那種有自虐傾向的可憐蟲每次都自願去買吧?),所以最後變成大家的共同利益。
相同的概念
人類追求自身利益,而趨向互相合作。
充分的合作,形成有制度的組織。
組織間因利益衝突(自然資源)、文化隔閡、猜忌,開始兼并、融合或互相毀滅,統一為國家。
國家與小型組織不同的地方在於帶來的損傷程度,於是出現了幾個世界大戰。
(真正的民主國家與獨裁國家的分別在於,一個參戰的理由可能比較接近大眾的利益,一個則否)
二戰後,為數不少的地球上的人們因此了解到戰爭帶給大家的好處也許不一定比壞處多,雖然因此各國政府參戰所帶來的輿論壓力增加了,但畢竟有些事不是武力以外的行動能夠解決的。
美國拖垮蘇聯後的"單極世界時期"便運用其軍事實力鞏固他在中東石油的能源(維持經濟力量的要素),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甚至仇視。
但相信如果別的民主國家也能有如美國一樣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依照其國民本身的利益來說,政府會做同樣的事(獨裁政權就更不好了,他們為的只有自己的利益)。其他國家人民的仇視、反感來自於內心深處不確定的恐懼(和宗教的洗腦),畢竟美國民主制度下做出決定不一定會符合他們的利益。
人們相處在一起的方法靠的是彼此利益的平衡,交通、通訊、網路加速平衡過程,並且在平衡中加速交通、通訊、網路的發展,人們如此就會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也能保有共同最大利益。
即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微雨的異域,漫步在落葉紛飛的樹林,我嘆了一聲。
又一個想法
Labels:
For the greater good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如同"The Last Question",熵值最大化啊!
ReplyDelete偷我的想法至少也要加上我的名字啊~